前陣子,看到韓國駐台北代表部,公布了今年度(2019)的赴韓打工度假簽證申請辦法。這 800 個名額,相信同樣如往年搶手。網路上也出現更多人詢問、或分享自己的經驗,包含如何尋找工作、要注意的相關勞工法規為何等等。
而當中大家最為關心、討論最熱烈的主題之一,便是南韓今年的「基本薪資」(最低時薪)了:在文在寅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南韓的法定基本時薪,於 2019 年再次創下了二位數的漲幅,來到每小時 8,350 韓元(約新台幣 230 元)。相較於去年(2018)的 7,530 韓元,漲幅約10.9%。
若按照韓國的勞動法規相關規定,換算為月薪,也來到 174.6 萬韓元,約等於台幣 4.8 萬元。
對於有意從台灣(最低時薪 150 元新台幣)赴韓(最低時薪 230 元新台幣)的打工度假者而言,這當然是一個利多消息。但同時間大家也關心台、韓兩地的生活物價差距,會不會「賺得都不夠花?」
身為一個在韓國的勞動者,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也總不外乎是:「韓國物價高嗎?」「賺(存)得到錢嗎?」「辛不辛苦?」
基本薪資調升,在韓國也是「大事」
在討論上面的問題之前,我們先看看近年來韓國的基本薪資調幅:
南韓整體的經濟成長,長期來說,一般民眾是能感受到的;但所得分配是不是「公平」,就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了。而法定基本薪資,就是政府是否保障相對弱勢勞動者權益、促進「分配公平」的指標之一;卻也同樣地,會影響著大小企業的「競爭力」。
現任南韓總統文在寅上台後,可以看出他相對來說,對基本薪資的調整,採行較為積極的態度:在總統大選時,文在寅曾提出「 2020 年,讓韓國最低薪資(時薪)升到 1 萬韓元(約新台幣 278 元)」的政見。而自 2017 年起,韓國的基本薪資每年更以超過以往(約 6%)許多的幅度向上增加。 2018 年,最低時薪的調幅更創下韓國有史以來最高紀錄——16.4%,達到時薪 7,530 韓元(約新台幣 209 元),今年又再向上調整 10.9% 。
但這樣的調幅,並非人人滿意,對韓國的社會與經濟也均會產生不小的影響與衝擊——例如其中最基本的一項,是物價可能隨之上漲的疑慮。在韓國也如同台灣一樣,新聞一出,討論與爭議馬上如同火山爆發,勞資雙方、學者專家們,針對其不同層面以及未來經濟發展的影響,有許多各自分歧的意見;同時對於「調得太高」或「調得不夠」,因為立場的不同,也各有解讀、各有難處與苦水。
關於韓國最低薪資、勞動法規的討論,向來是個複雜議題;「韓國辛不辛苦?是『地獄朝鮮』或是『歌舞昇平』?」更無法由一個人的想法概括全體。身為在韓國的台灣人,接下來只想從較為切身和實際的角度,談談自己觀察到的狀況:
身為台灣人在韓工作,生活物價「貴不貴」?
對於有意到韓國打工度假、工作生活的朋友們來說,最關心的切身問題之一,除了薪資之外,應該就是物價了。
那麼若以台灣的標準來看,在韓國生活到底物價「貴不貴」呢?
先以每天都需要的「食」來說:韓國都會地區的上班、打工族,如今一天三餐皆是外食的狀況十分普遍,而外食最節省的方式之一,莫過於踏入便利商店:一般瓶裝飲料的價錢,約是台幣 40 – 70 元;寶特瓶可口可樂約是台幣 55 元;微波便當約是新台幣 100 元上下。至於一般韓式簡餐,價位約在 6,000 韓元至 8,000 韓元間,通常不超過新台幣 220 元。
若是能幹的你能自己料理三餐,超市生鮮食品,價錢與台北並無太大驚人差異。有時候反而在韓國看到本土零食泡麵,便宜得令人好想都買一些。至於其他生活花費(如購買平價衣物、小家電、喝咖啡等),價格平均雖也都較台灣為高,但牙一咬,當成是台灣觀光區的價錢,也都還過得去。
對於外國人而言,占日常生活中最大額的花費,莫過於住宿了:在韓國租房和台灣有些不同,分為 전세 (傳貰)、 월세 (月租)以及 반전세 (半月租)等幾種——簡單來說,「傳貰」是房客需繳付「相當於房子價值四分之一到一半」不等的押金,但中間不用任何的月租費用;「月租」則是付較高額的月租費用,但無需保證金;最後的「半月租」,則是以上兩種的混和型——房客繳納「相當於房子價值一定比例」的押金,同時按月交付房租。(並非指每半月交一次房租)
目前韓國房東們針對外籍人士的租房需求,大多採取上述「半月租」的形式。但即使是「半月租」,由於押金制度與台灣有很大的差異(台灣多採月租金的一倍到兩倍、韓國半月租則是按房子總值計算),負擔仍然不輕——以大首爾地區來說,要租像樣點的房子,押金至少也要上千萬韓元(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因此,也有不少外地人,會選擇住在像是「考試院」(고시원)這樣,類似學生宿舍的窄小房間(有的還供應白飯泡麵吃到飽)以節省開銷。
真正昂貴的,其實是那些「必要的非必要開銷」
簡單來說,如果你是以「台灣省錢達人」的習慣,並且「一個人」在韓國都會區生活、領著韓國上班族薪水(最低薪資新台幣 48K、首爾平均薪資約新台幣 61K) ,生活並不會太困難,甚至還有點愜意。
只不過,這並不是一般韓國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比較極端一點來說,可能還是韓國人眼中的「邊緣人」。怎麼說呢?
因為如上面所述,雖然韓國在「生活必須」的日常消費,並不會高到離譜;但真正可怕的是為了融入群體所做的「非必要消費」——這才是啃食薪水的怪獸。
舉例來說:韓國能獨食的餐廳,比例上少得可憐,大部分餐廳都需兩人以上才較能方便用餐。但通常要是跟韓國友人一起用餐,往往沒辦法只是單純一頓晚餐就結束——晚餐過後小酌一杯,對韓國人來說稀鬆平常,遇到周末「不醉不歸」更是常態,薪水常常就撒在這裡了。
「那麼自己在家煮飯 / 吃泡麵,不要出去應酬不就好了?」沒有錯,交際應酬、聚會小酌並不是韓國生活的「必要消費」,但如果不做這「非必要消費」,卻非常可能被你的同事、長官們認為是「不合群」。
在韓國,人們常常會說一個人有沒有「眼色」(눈짓):意思接近懂不懂得「察言觀色」、「閱讀空氣」,並以此來評價一個人。尤其職場文化中隨時可見的社交「潛規則」,雖或許不至於像日本如此繁複,卻也同樣高度重視「群體性」。
好比在韓國的上班族,每天就算是一般日常午餐後,也習慣彼此相約到咖啡廳喝咖啡、或外帶一杯飲料。這咖啡飲料並不是為了解渴提神,更是重要的「社交活動」——有韓國人半開玩笑地說:「在首爾就算省錢吃便宜飯捲,飯後還是必須來一杯咖啡」意思就是如此。(韓國一杯普通咖啡的價錢,大概與台灣星巴克大杯咖啡的價錢相同)
「面子消費」,讓生活變得好難
「眼色」還有另一層意思:在韓國,許多人只需要大致詢問你在哪間公司工作?哪間學校畢業?住家在哪個地區?然後再「瞧一眼」,就可以知道你大概屬於社會階級中的哪一層,並且決定與你的關係為何。
這個在如今韓國社會中相當普遍的「背景」問題、「眼色」問題,也因此讓許多韓國人生活在痛苦之中。韓國友人曾說,在首爾,真正花錢的不是一般生活消費,而是「面子消費」最貴:
例如以衣裝打扮、穿搭來說,在韓國都會區,許多人砸錢買高價名牌,並不是為了彰顯個人獨特品味,而是為了符合「統一的潮流」:像光是冬天必備的「黑色長版羽絨大衣」,每年都還有「不同的」當季流行品牌得跟上——從前幾年的 North Face 、 National Geographic ,到去年起因三星少東、現任副會長李在榕(이재용)與其他財閥大老的登山照而爆紅的 K2⋯⋯等。
在這裏生活久了,其實也會變得和韓國人一樣,大概看一眼,就能透過穿著的外套品牌、有沒有帶著首爾人手一副的 Air Pod 、身上「行頭」搭配,知道對方是不是韓國人、是不是首爾人,甚至可能是首爾居住在哪一區的人⋯⋯。
換言之,若是想「打入主流」、「融入環境」,跟上「韓國人集體認為的」體面流行,砸錢跟風可說是無可避免的。
生活中,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枚舉。也造成許多韓國上班族其實並不是「窮到無法生活」,而是「窮到無法過上被群體接納、有面子的生活」,大嘆生活好難。
至於在韓國工作生活的外國人,是要「擁抱潮流」還是「拒絕跟風」,當然都是個人決定。首爾市區,也不乏不願(或無法)服膺社會主流潛規則的青年男女或新創企業。只是整體而言,在長期的「集體慢性洗腦」下,能不能一直「勇敢做自己」,恐怕還是得看個人的抗壓性,是不是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