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人親屬在婚禮上往往因為太過激動欣喜而哭泣,為什麼在如此開心的氣氛裡會有截然相反的反應?研究人員發現這種看似反常的反應其實是身體的一種平衡機制,能夠説明我們控制失控的情緒和恢復情感。

專家說他們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更深刻地瞭解人類是如何表達和控制情感的,也能説明他們增加對人類精神健康的認識。
指導這次研究的耶魯心理學家Oriana Aragon開展這次調查旨在探索「喜極而泣」這四個詞背後所蘊含的道理,雖然她一直不太相信。經過一系列的研究之後,她更能理解開心的時候人們反而會哭泣這個看似不協調的現象。

Aragon 解釋說,在極度欣喜的情況下,流淚有可能會説明人們緩和情緒。當人們完全沉浸在強烈的積極情緒中,那些放聲大哭的會更好地從大喜情緒中恢復過來。他們引用 了大量的具體事例,比如年輕的丈夫打仗歸來,久別重逢的夫妻在相見那一刹那放聲痛哭,又比如少女們在Justin Bieber演唱會上尖叫。最終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心理科學》這本雜誌上。

 

Aragon博士和她同事讓實驗參與者身臨令人激動欣喜的場景,比如將可愛的寶寶放在他們面前,給他們安排意料之外的重逢等,然後衡量他們的反應。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在狂喜之後出現大哭或喊叫等負面情緒的參與者,往往所需平復情緒的時間最少。

他們也發現強烈的消極情緒也能刺激積極表情的產生。舉例來說,人們在困難和害怕的情況下,往往會發出不安的笑聲。心理學家也時常看到極度憂傷的人們嘴角會掛著微笑。

Aragon博士表示,這些新的發現或許能夠解釋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然而卻難以理解的現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ngevity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